资产配置日报:混沌时刻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1 10:51:14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9 月10 日,权益市场反弹,AI 算力走强,带动创业板上涨,科创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09%、1.27%,然而缩量状态延续,资金在大涨大跌后较为迷茫;股市情绪冲击下,债市进一步回调,且跌幅扩大,10 年国债、30 年国债活跃券均失守1.79%与2.10%关口。

      权益市场缩量上涨。万得全A 上涨0.22%,全天成交额2.00 万亿元,较昨日(9 月9 日)缩量1481 亿元。

      缩量状态延续,资金观望情绪继续发酵。在这种状态下,指数层面的小幅反弹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日内走势,市场连续三日开盘上涨,随后大幅调整,不排除部分资金早盘诱多的可能。而这也提示我们,资金的合力可能不如8 月,行情暂别“简易模式”。

      资金方面,昨日(9 月9 日)股票型ETF 资金净流出42 亿元,融资余额增加60 亿元。在资金流向整体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拆解。我们统计了9 月2 日大跌以后,股票型ETF 资金和杠杆资金在行业层面的流入流出情况。

      具体来看,9 月2-9 日,股票型ETF 资金主要净流入券商板块,净流入排名前二的分别为证券ETF 和券商ETF,分别净流入42.95 亿元和26.27 亿元;同时,有色板块也受到关注,有色金属ETF 净流入12.53 亿元。

      而半导体ETF 和医药ETF 分别净流出15.87 亿元和6.12 亿元。

      同一时段下,杠杆资金主要流入电力设备板块,对应SW 行业融资余额净增长210 亿元,或与固态电池量产提速&储能需求提振的预期相关。SW 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余额分别净增长47 亿元和33 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非银和有色成为股票型ETF 资金和杠杆资金同时加仓的行业。

      题材方面,AI 算力反弹,资金回流光模块等高景气科技板块。原因来看,甲骨文公司昨日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预计今年云基础设施业务将增长77%,达到180 亿美元;同时,公司该业务剩余履约义务(RPO)高达4550 亿美元,大超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涨方向并不集中于AI 算力,冰雪旅游、西部基建、医疗服务同样走强,与8 月科技“独树一帜”的格局明显不同。这也体现出,资金的抱团风险暂不如8 月。

      港股方面,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01%和1.27%, 半导体、银行领涨。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降0.72%至119.26,AH 股的H 股性价比进一步下降。南向资金净流入76 亿元(港元,下同),港股追涨氛围仍在持续。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45.11 亿元,延续大幅流入的趋势,或与AI 算力资本开支叙事&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预期相关。而泡泡玛特、康方生物分别净流出17.11 亿元和9.00 亿元,资金对新消费和创新药态度偏兑现。

      资金同时加仓的行业,后续行情值得关注。市场隐含波动率继续回落,基本脱离8 月中下旬的高波区间,情绪相对健康。往后看,迷茫期难以长期持续,市场终将做出选择。而科技产业进展持续推进,资金或许难以拒绝源源不断的AI 叙事。同时,在上周五以来资金尝试的板块中,固态电池&储能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同样可能成为资金进攻的方向。

      央行开启净投放,资金面转为均衡。资金面连续两日收敛,央行终于开启增量投放,早盘续作3040 亿元,单日净投放749 亿元。随着央行超额投放落地,日内资金由收敛转为均衡,非银隔夜资金开于1.45%附近,其后逐步下行至尾盘的1.41%。全天加权,资金利率上行幅度趋缓,R001 较前一交易日小幅上行0.4bp 至1.46%(昨日上行5bp),R007 上行1bp 至1.50%(昨日上行2bp)。在此背景下,存单发行价格也有所回落,据国股行报价,各期限存单加权发行利率较前一日下行1bp 至1.63%。

      此外,参考过去三个月的操作惯例,央行多在当月第二周公布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的续作安排,本月有3000 亿元6 个月期买断式回购到期,关注明日央行的相关公告情况。

      债市收益率延续上行态势,短端受资金面宽松支撑,调整幅度相对不大,3 年及以内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基本在1bp 左右。而长端表现则偏弱,早盘尽管8 月通胀数据相对疲弱、50Y 特别国债续发结果整体尚可,但市场情绪仍显谨慎,未对利好明显定价,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均持稳于1.79%、2.07%关键点位;午后,伴随权益市场涨幅扩大,债市空头情绪迅速升温,券商自营也加入卖盘行列,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快速冲高,日内一度达1.829%、2.108%,直至尾盘才略有企稳。

      当前债市定价逻辑仍主要围绕市场风险偏好与机构行为展开。结合近期债市收益率走势来看,尽管权益市场上涨步调有所放缓,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依然不低,因此在更强的宽货币信号落地之前,“股债跷跷板”或仍是债市定价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机构行为或作为市场调整行情的催化剂。当前的市场参与者对利空因素反应更为敏感,而对利多因素则表现相对钝化。这也使得如果市场情绪偏弱,机构之间的羊群效应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市场的悲观的情绪。

      当前债市收益率已突破前期关键点位,叠加银行自营尚未完全兑现,后续多头动力能否回升,关键可能在于九月下旬降息及央行购债预期能否进一步强化。同时继续观察市场对各类消息的反应,如果开始对利空钝化,市场的稳定性可能上升,再考虑进入久期策略的博弈。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刘谊/黄思源 日期:2025-09-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