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碳达峰的“十五五”:挑战、行动和投融资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2 10:28:55 评论:0
  内容概要

      根据“双碳”目标及最新减排工作进程,“十五五”将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指导碳达峰行动,我们借助碳强度降幅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对“十五五”碳达峰目标进行量化。经测算,在2030年碳强度实现65%的降幅和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高1%的约束条件下,我国碳排放有望在2028年前后迎来达峰,预计峰值为113亿吨。“十五五”期间累计降碳量将达到16亿吨左右,年均降碳3.2亿吨左右。然而,“十四五”期间,由于受疫情和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高耗能制造业占比有所回升,电气化进程放缓,煤炭消费增速提高,对实现碳达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为应对上述挑战,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可以从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以及发电结构“清洁化”三大领域开展达峰行动。

      首先,产业结构“去重化”关键在于通过供给侧结构优化降低高耗能产业占比。“十五五”期间,产能治理仍是高耗能制造业降碳主线。与十年前不同,新一轮改革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更大,对于产能退出或将是一大阻碍因素。为此,我们设计了“十五五”时期四大高耗能制造业产能治理情景,按照治理的急迫性,依次分析了水泥、钢铁、合成氨、炼油和电解铝等行业在“十五五”期间的产能情况。

      其次,工业、建筑、交通部门作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具有较为可行的电气化改造前景和路径。下一阶段电气化的关键是平衡经济性与减排效率。我们预计,“十五五”期间,通过传统工业加速推进电气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交通部门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推进绿色船舶应用和岸电改造;建筑部门广泛采用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电厨炊、智能家电等电能替代技术,到2030年工业、交运和建筑电气化率将分别达到35%、12%和65%,可以为“十五五”贡献3.5亿吨减排量。

      第三,新能源将在实现碳达峰目标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经测算,“十五五”期间非化石能源装机将延续中高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五年新增11.7亿千瓦装机量。其中,到2030年风光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8亿千瓦以上。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高,为满足电力系统灵活性的要求,“十五五”期间需要在煤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和需求响应等方面加强投资。同时,电网发展将更多地向配电网、特高压等方向倾斜。

      综上,为实现“十五五”碳达峰目标,我国预计所需绿色投资总额达17.5万亿元,年均投入3.5万亿元,将拉动GDP年均增长1.2%。其中,电力、交运等新能源所在行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目前,我国每年能有效支撑碳达峰行动的全社会绿色融资规模已达到2.5万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还需要增长40%左右。鉴于我国储蓄率明显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具备实现碳达峰的绿色投资能力。当下要务是需要进一步通过公共政策干预降低绿色溢价,以引导资金加速流向减碳领域。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林欣月/陈济 日期:2025-09-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