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如期回落 关注财政支出加快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3 10:06:33
评论:0
事件:2025 年9 月12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8 月货币金融数据:社融新增2.57 万亿元,上月为新增1.13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8%,上月为9.0%;人民币贷款新增5900 亿元,上月为减少500 亿元;M1 同比增速为6.0%,上月为5.6%。
核心观点:
8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房地产“金九银十”的到来、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等利好效应的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赎回压力加大了利率的调整幅度,但信贷表现指向内需仍旧偏弱,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一、如何解读8 月份金融数据?
2025 年9 月12 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8 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8 月份新增社融2.57 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 亿元,表现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从季节性表现来看,8 月份增量低于过去六年(2019-2024 年,下同)2.90 万亿元的同期均值。8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结构上,8 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 亿元,同比少增4178 亿元。外币贷款当月减少90 亿元,同比少减522 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增加2158 亿元,同比多增998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974 亿元,为主要增量来源。
直接融资中,8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37 万亿元,同比少增2519 亿元,占新增社融比重为53.2%;企业债券净融资1343 亿元,同比少增360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457 亿元,同比多增325 亿元。
(2)8 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 亿元,同比少增3100 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000 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611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0 亿元,企业短期融资方面,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600 亿元,但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920 亿元。
(3)新口径下,8 月M1 同比增速为6.0%,较上月回升0.4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速为8.8%,与上月持平;社融-M2 同比增速差收敛至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8 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6 万亿元,同比少增1600 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增加1100 亿元,同比少增6000 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900 亿元,同比少增3687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997 亿元,同比少增503 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 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 亿元。
对8 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1)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社融同比增速见顶回落。8 月份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录得8.8%,结束此前持续上升势头。此前,我们提示过“随着特别国债和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若无增量政策落地,则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将面临较高的基数压力。”(详见2025 年8 月14 日报告《低增的信贷和脆弱的债市——2025 年7 月金融数据点评》)。
考虑到政府债发行的可跟踪性和可预测性较强,8 月份社融同比增速回落并未超出主流预期。风险点在于,当前信贷市场表现依然疲弱,企业债券等融资形式的量级偏低,难以对冲政府债发行同比少增的趋势,若无财政增量政策推出,则社融存量的同比表现将有持续压力。
此外,社融直接融资方面,我们观测到8 月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表现好转,企业债券融资则边际走弱,一级市场融资情况与股债二级市场相对强弱相关。
(2)信贷增长弱于季节性,企业融资需求短期化。在7 月份超预期的弱势表现后,8 月份信贷表现有所修复,但同比依然少增超3000 亿元,占当月新增量的比重超过50%。
且结构上的表现依然不乐观。一方面,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合计少增1200 亿元,显示出居民按揭贷款和企业资本性投入意愿依然处于偏弱的水平。另一方面,8 月信贷的主要正贡献项为企业短期贷款,但综合企业票据融资来看,两者合计同比少增2320 亿元,这意味着企业融资全面滑坡。
从驱动因素来看,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小阳春”的脉冲后继续走弱,以房价作为观测指标,则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寻底的过程中。然而企业融资需求的滑坡并不一定是“坏消息”,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地方政府仍在积极清理拖欠的企业账 款,导致企业新增的融资需求被挤,但清欠本身有利于加快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为后续增加投资提供空间。
后续来看,信贷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多。其一,年内最后两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的资金已经安排,将持续撬动居民和企业的信贷需求。其二,惯例上的房地产“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当前部分城市新房销售热度较高,且本轮核心城市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或将助力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的表现。其三,8 月财政存款增长环比放缓,意味着财政支出加快,也将相应拉动项目 (3)赎回冲击逐步消化,流动性充裕助力债市企稳。近期债券市场表现较为弱势。截至9 月12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7%,较年内最低点上行27bp。核心原因在于,一方面,“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交易情绪被抑制;同时,债市投资者基于流动性向股市溢出的担忧,而预防性减持债券。另一方面,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市场对于后续通胀预期有所上修。虽然进入9 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放缓,但近期公布的8月份PPI 同比增速为-2.9%,较上月显著改善,强化通胀回升这一预期。
虽然中期来看,债券资产低收益但高波动的表现仍可能导致资金流出,但短期来看,部分机构的行为尚未演化为理财“赎回潮”,在利率回调后,市场情绪开始企稳。另外,下半年经济面临较高的增长压力,以及财政政策前置后政策效应开始退坡,通胀虽然有所回升但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而经济表现并不支持利率的大幅上行。9 月12 日,央行公告将于9 月15 日开展6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 个月,此举也为债市企稳增添动力。
总结来看,8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房地产“金九银十”的到来、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等利好效应的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赎回压力加大了利率的调整幅度,但信贷表现指向内需仍旧偏弱,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二、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佳雯/赵格格 日期:2025-09-13
核心观点:
8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房地产“金九银十”的到来、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等利好效应的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赎回压力加大了利率的调整幅度,但信贷表现指向内需仍旧偏弱,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一、如何解读8 月份金融数据?
2025 年9 月12 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8 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8 月份新增社融2.57 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 亿元,表现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从季节性表现来看,8 月份增量低于过去六年(2019-2024 年,下同)2.90 万亿元的同期均值。8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结构上,8 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 亿元,同比少增4178 亿元。外币贷款当月减少90 亿元,同比少减522 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增加2158 亿元,同比多增998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974 亿元,为主要增量来源。
直接融资中,8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37 万亿元,同比少增2519 亿元,占新增社融比重为53.2%;企业债券净融资1343 亿元,同比少增360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457 亿元,同比多增325 亿元。
(2)8 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 亿元,同比少增3100 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000 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611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0 亿元,企业短期融资方面,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600 亿元,但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920 亿元。
(3)新口径下,8 月M1 同比增速为6.0%,较上月回升0.4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速为8.8%,与上月持平;社融-M2 同比增速差收敛至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8 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6 万亿元,同比少增1600 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增加1100 亿元,同比少增6000 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900 亿元,同比少增3687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997 亿元,同比少增503 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 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 亿元。
对8 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1)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社融同比增速见顶回落。8 月份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录得8.8%,结束此前持续上升势头。此前,我们提示过“随着特别国债和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若无增量政策落地,则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将面临较高的基数压力。”(详见2025 年8 月14 日报告《低增的信贷和脆弱的债市——2025 年7 月金融数据点评》)。
考虑到政府债发行的可跟踪性和可预测性较强,8 月份社融同比增速回落并未超出主流预期。风险点在于,当前信贷市场表现依然疲弱,企业债券等融资形式的量级偏低,难以对冲政府债发行同比少增的趋势,若无财政增量政策推出,则社融存量的同比表现将有持续压力。
此外,社融直接融资方面,我们观测到8 月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表现好转,企业债券融资则边际走弱,一级市场融资情况与股债二级市场相对强弱相关。
(2)信贷增长弱于季节性,企业融资需求短期化。在7 月份超预期的弱势表现后,8 月份信贷表现有所修复,但同比依然少增超3000 亿元,占当月新增量的比重超过50%。
且结构上的表现依然不乐观。一方面,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合计少增1200 亿元,显示出居民按揭贷款和企业资本性投入意愿依然处于偏弱的水平。另一方面,8 月信贷的主要正贡献项为企业短期贷款,但综合企业票据融资来看,两者合计同比少增2320 亿元,这意味着企业融资全面滑坡。
从驱动因素来看,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小阳春”的脉冲后继续走弱,以房价作为观测指标,则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寻底的过程中。然而企业融资需求的滑坡并不一定是“坏消息”,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地方政府仍在积极清理拖欠的企业账 款,导致企业新增的融资需求被挤,但清欠本身有利于加快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为后续增加投资提供空间。
后续来看,信贷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多。其一,年内最后两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的资金已经安排,将持续撬动居民和企业的信贷需求。其二,惯例上的房地产“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当前部分城市新房销售热度较高,且本轮核心城市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或将助力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的表现。其三,8 月财政存款增长环比放缓,意味着财政支出加快,也将相应拉动项目 (3)赎回冲击逐步消化,流动性充裕助力债市企稳。近期债券市场表现较为弱势。截至9 月12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7%,较年内最低点上行27bp。核心原因在于,一方面,“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交易情绪被抑制;同时,债市投资者基于流动性向股市溢出的担忧,而预防性减持债券。另一方面,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市场对于后续通胀预期有所上修。虽然进入9 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放缓,但近期公布的8月份PPI 同比增速为-2.9%,较上月显著改善,强化通胀回升这一预期。
虽然中期来看,债券资产低收益但高波动的表现仍可能导致资金流出,但短期来看,部分机构的行为尚未演化为理财“赎回潮”,在利率回调后,市场情绪开始企稳。另外,下半年经济面临较高的增长压力,以及财政政策前置后政策效应开始退坡,通胀虽然有所回升但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而经济表现并不支持利率的大幅上行。9 月12 日,央行公告将于9 月15 日开展6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 个月,此举也为债市企稳增添动力。
总结来看,8 月金融数据表现平稳,后续随着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房地产“金九银十”的到来、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等利好效应的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赎回压力加大了利率的调整幅度,但信贷表现指向内需仍旧偏弱,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二、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佳雯/赵格格 日期:2025-09-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