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信贷“挤水分”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显现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9-16 12:55:48
评论:0
研究结论
8 月社融同比表现不及前两个月,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显著上升放大了数据波动,其余社融分项则基本维持稳定,但回升动能也稍显不足,说明当下经济仍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社融总量增长动能不足,而这也是市场较为担心的一点。不过我们依然认为,金融资源的投向及效率(而非增速)都将是未来长时间更重要的看点。
虽然8 月政府债券拖累了社融总量,但实际上财政债务融资规模并未减弱,并且在后续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的情况下,未来政府债券对社融拖累大幅增加的可能性有限。8 月社融同比增幅下行压力几乎都可以由政府债券波动解释, 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导致同比基数上升,而今年8 月政府债券融资规模为21年以来次高水平,说明财政仍在持续发力。展望后续,虽然政府债券这一分项后续几个月可能延续同比少增,但并不代表财政逆周期力度减弱,在发力空间依然充足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而在剔除政府债券的波动之后,8 月内生性融资需求(如信贷)处在企稳偏低的位置,但也可以看出,信贷 “挤水分” 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显现,其中不乏一些结构性的亮点。具体来看:
企业账期缩短的过程中,中小供应商短期融资需求自然回落,但随着资金活性逐渐增强,信贷空间得到释放,这些企业中长期信贷融资需求开始回暖。8 月信贷融资下行压力基本源于企业端票据融资,且在考虑企业短贷回暖后,企业短期资金融资需求仍显著下滑(超过上个月票据冲量所能解释的范畴)。其主要原因与上个月基本一致,部分企业账期缩短过后,中小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短期融资需求回落,但这种变化有助于个体经营户、中小型企业的信贷空间从填补“资金窟窿”的短期贷款 ,转向中长期贷款。具体表现为,8 月资金活性仍在持续上升,M1M2 剪刀差进一步缩小至-2.8%,同时8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国同比仅少增200 亿元,而上个月为多减3900 亿元,显著好转。
展望后续,随着账期调整进入“深水区”,短期内账期调整对金融数据的边际影响将减弱。企业端以车企为例,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账期变化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有部分已经落实“60 天账期”,甚至直接付现款,没有承兑,但整体上车企账期依然呈现出“总额降,账期拉长”的情况,说明企业调整仍需要时间。居民端也不难看出,本期居民短期贷款已经开始走强,可能是随着账期影响的边际走弱,暑期消费阶段性走强的影响逐渐显现。居民短贷中,约一半与个体工商户有关(受到账期缩短影响),还有另一半为消费贷,今年暑期出游人次超过去年同期的情况下,暑期消费对居民短贷需求的提振作用,可能已经阶段性超过超过了账期对个体户短期融资需求的影响。
此外,在地产政策的影响下,后续居民信贷数据也可能进一步企稳回升。8 月居民端中长期贷款规模小幅回暖,主要是因为8 月成都、西安、杭州等 12 个二线城市放宽了落户条件,推动了居民购房(7-8 月30 大中城市中的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和中长期贷款需求。鉴于8 月末后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调控力度也已进一步放宽,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但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
随着地产等更多总量政策加入,后续社融整体可能小幅回升,但结构特征依然更加值得关注。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有两点更加值得关注:(1)中小企业(账期)的获得感能否进一步上升,继续推动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融资意愿;(2)9 月货币与财政相配套的政策能否进一步强化,激发服务消费需求。
风险提示
贸易战升级背景下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陈至奕 日期:2025-09-16
8 月社融同比表现不及前两个月,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显著上升放大了数据波动,其余社融分项则基本维持稳定,但回升动能也稍显不足,说明当下经济仍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社融总量增长动能不足,而这也是市场较为担心的一点。不过我们依然认为,金融资源的投向及效率(而非增速)都将是未来长时间更重要的看点。
虽然8 月政府债券拖累了社融总量,但实际上财政债务融资规模并未减弱,并且在后续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的情况下,未来政府债券对社融拖累大幅增加的可能性有限。8 月社融同比增幅下行压力几乎都可以由政府债券波动解释, 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导致同比基数上升,而今年8 月政府债券融资规模为21年以来次高水平,说明财政仍在持续发力。展望后续,虽然政府债券这一分项后续几个月可能延续同比少增,但并不代表财政逆周期力度减弱,在发力空间依然充足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而在剔除政府债券的波动之后,8 月内生性融资需求(如信贷)处在企稳偏低的位置,但也可以看出,信贷 “挤水分” 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显现,其中不乏一些结构性的亮点。具体来看:
企业账期缩短的过程中,中小供应商短期融资需求自然回落,但随着资金活性逐渐增强,信贷空间得到释放,这些企业中长期信贷融资需求开始回暖。8 月信贷融资下行压力基本源于企业端票据融资,且在考虑企业短贷回暖后,企业短期资金融资需求仍显著下滑(超过上个月票据冲量所能解释的范畴)。其主要原因与上个月基本一致,部分企业账期缩短过后,中小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短期融资需求回落,但这种变化有助于个体经营户、中小型企业的信贷空间从填补“资金窟窿”的短期贷款 ,转向中长期贷款。具体表现为,8 月资金活性仍在持续上升,M1M2 剪刀差进一步缩小至-2.8%,同时8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国同比仅少增200 亿元,而上个月为多减3900 亿元,显著好转。
展望后续,随着账期调整进入“深水区”,短期内账期调整对金融数据的边际影响将减弱。企业端以车企为例,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账期变化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有部分已经落实“60 天账期”,甚至直接付现款,没有承兑,但整体上车企账期依然呈现出“总额降,账期拉长”的情况,说明企业调整仍需要时间。居民端也不难看出,本期居民短期贷款已经开始走强,可能是随着账期影响的边际走弱,暑期消费阶段性走强的影响逐渐显现。居民短贷中,约一半与个体工商户有关(受到账期缩短影响),还有另一半为消费贷,今年暑期出游人次超过去年同期的情况下,暑期消费对居民短贷需求的提振作用,可能已经阶段性超过超过了账期对个体户短期融资需求的影响。
此外,在地产政策的影响下,后续居民信贷数据也可能进一步企稳回升。8 月居民端中长期贷款规模小幅回暖,主要是因为8 月成都、西安、杭州等 12 个二线城市放宽了落户条件,推动了居民购房(7-8 月30 大中城市中的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和中长期贷款需求。鉴于8 月末后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调控力度也已进一步放宽,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但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
随着地产等更多总量政策加入,后续社融整体可能小幅回升,但结构特征依然更加值得关注。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有两点更加值得关注:(1)中小企业(账期)的获得感能否进一步上升,继续推动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融资意愿;(2)9 月货币与财政相配套的政策能否进一步强化,激发服务消费需求。
风险提示
贸易战升级背景下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陈至奕 日期:2025-09-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