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财政数据点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回落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8 10:12:45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 年9 月17 日,财政部公布2025 年1-8 月财政数据: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万亿元,同比增长0.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 万亿元,同比增长3.1%。

      事件评论

      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回落至8.9%,当月同比回落至6%,两本账支出当月同比均有下滑。1-8 月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回落至至8.9%,广义财政收入累计同比持平至0%。单月数据来看,8 月广义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回落至0.6%,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当月同比提升至2.6%,基金收入当月同比再度转负至-6.0%;8 月广义财政支出当月同比下滑至5.8%,其中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当月同比分别下滑至0.6%、19.9%。

      第一本账收入中,税收当月同比连续5 个月为正,非税收入相应走低。今年4 月起税收当月同比已连续5 个月为正,8 月税收、非税当月同比分别为3.7%、-3.8%。拆解8 月税收结构:1)权益市场活跃,证券交易印花税当月同比为226%,贡献税收当月同比1.4pct;2)四大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当月同比均为正,分别为+33.4%、+9.7%、+4.4%、+0.9%,分别贡献税收同比1.9pct、0.9ct、1.7pct、0.1pct,其中企业所得税表现突出,一是8 月是税收小月,基数低、增速读数易偏高,二是科技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今年以来税收有强支撑,三是“反内卷”推进下部分行业减少无序投资、当期利润或有所改善;3)地产相关税种中,契税、土地增值税仍是负增,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保持正增长,其中房产税当月同比+19.1%,对税收的贡献率为0.1pct。往前看,公共财政收入自去年9 月起基数抬升,Q4 或有下行压力。

      第一本账支出当月同比有所放缓,主要系基建类有所压降,社保、教育等重点领域仍保持高增。拆解8 月支出结构:1)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相关领域支出同比分别为10.9%、4.0%、2.5%,分别拉动支出同比1.7pct、0.6pct、0.2pct;2)四大项传统基建领域,城乡社区、农林水务当月同比分别-16.8%、-22.9%,分别拖累1.3pct、2.1pct,是本月公共财政支出走弱的核心拖累项,而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当月同比有明显改善;3)8 月债务付息支出当月同比回落至2.9%,累计同比回落至5.9%,两会预算增速为7.7%,目前尚在预算可控范围内。未来在显性债务膨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债务付息压力的控制,这客观上也需要货币流动性、降息的配合,根据年初预算中的债务付息支出规模,简单测算国债、一般债的新增加权利率在1.76%左右,近期利率上行,若后续仍有新增化债额度前置至今年Q4 发行,不排除央行通过购买国债,对财政发债融资、付息予以配合。

      卖地收入当月同比再度转负,专项债、特别国债有力支撑基金支出。8 月基金收入中的卖地收入当月同比再度转负至-5.4%,但整体好于去年,一方面系部分地方政府积极出售优质地段土地,截至9.14,全国土地成交总价累计同比+2%,但增速明显回落;另一方面系土储专项债盘活城投公司现金流,城投拿地能力释放,1-8 月卖地收入扣除土储专项债后,累计同比由-4.7%降为-21%。8 月基金支出同比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主要系专项债、特别国债持续多增,形成支出拉动。1-8 月专项债、特别国债实际发行4.8 万亿,同比+1.6 万亿,而基金收支差额约3.6 万亿,预计或仍有约1 万亿尚未形成支出。

      政府债前置、后劲或不足,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和化债额度的前置。8 月政府债同比转为负增,8 月广义财政支出也有所回落,考虑去年同期高基数,财政支出增速或有一定下行压力。且值得注意的是:1)若扣除注资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中化债资金,1-8 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将从8.9%回落至4.7%;2)1-8 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4.3 万亿,预计9-12 月将同比-1.4 万亿,虽然少的主要是置换债,但仍将对地方政府现金流、M1 等指标产生影响。财政部表示“提前下达部分2026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化债的两个主要品种中,新增专项债往往在第二年发行,置换债一次性批完6 万亿额度,根据历史经验,或仅有置换债理论上可前置至今年发行,后续持续跟踪,另外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

      风险提示

      1、地产修复速度不及预期;2、实际执行与年初预算存在差异;3、预算执行数与决算数存在差异;4、关税政策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宋筱筱 日期:2025-09-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