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美联储重启降息 怎么看、怎么办?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8 16:07:12 评论:0
  事件:北京时间9 月18 日凌晨2 点,美联储公布9 月议息会议决议。

      核心结论: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点阵图显示年内共降息3 次,经济预测小幅上调,鲍威尔称这是“风险缓释型”降息,整体基调偏中性。

      会议过后,市场降息预期变化不大,目前仍是10 月、12 月连续降息的概率约80%。历史上看,美联储在经济不衰退的情况下降息,将会带动美股和黄金上涨、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下行,不过考虑到目前市场预期已经打得很高,预计后续影响幅度不会太大。对于国内而言,本次美联储降息将打开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四季度降息可能性提升,但具体节奏和幅度仍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表现。

      1、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点阵图显示年内共降息3 次,但经济预测有所上调,鲍威尔讲话也不够鸽派。

      会议决议: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bp 至4.0-4.2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自去年9、11、12 月美联储连续降息3 次后,时隔9 个月重启降息。会议声明有两处变化:(1)对就业的表述有所弱化,删掉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稳健”,并增加了“委员会判断就业的下行风险已上升”;(2)对通胀的表述增加了“通胀有所回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刚被特朗普提名为理事的米兰本次投下反对票,主张降息50bp;而上次会议投反对票主张降息25bp 的沃勒和鲍曼本次则投了赞成票,并未要求补偿式降息50bp。

      点阵图:本次的利率点阵图与6 月相比,美联储官员的中位数预期为年内降息次数从2 次增加至3 次,2026 和2027 年仍维持各降息1 次不变,并且新增了2028 年不降息。而在全部19 名官员中,仍有9 人主张年内降息2 次或更少。因此总体看,本次点阵图隐含的降息倾向仅略微强化,同时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仍大。

      经济预测:GDP 增速方面,2025 至2027 年的预测均有小幅上调;失业率方面,2025 年预测不变,2026 和2027 年的预测均小幅下调;PCE 和核心PCE 通胀方面,均是2025 和2027 年的预测保持不变,但小幅上调了2026 年的预测。与彭博一致预期相比,美联储对2025 年GDP 的预测比市场更乐观,其他指标的预测十分接近。比较奇怪的是,美联储在会议声明里强调了就业下行风险,但经济预测却显示对就业前景更加乐观,这种背离并不常见。

      鲍威尔讲话:鲍威尔称,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是今天决策的重点,修订后的就业数据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不再稳固。预计关税推动的价格上涨今年和明年将继续,但预计这将是一次性上涨,通胀大幅上行的风险已有所下降。风险平衡的变化表明,需要朝着中性方向采取行动。可以将今天的降息视为一种风险缓释的降息,50bp 的降息幅度未获得广泛支持。官方经济数据足够可靠,足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坚定致力于美联储的独立性,没有考虑以其他方式纳入“第三使命”。

      2、会议过后,主要资产价格V 型反转,市场降息预期变化不大。

      资产价格表现:会议过后,美股和黄金先涨后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先降后升。截至9/18 收盘,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0.1%、0.3%,道琼斯指数上涨0.6%;10Y 美债收益率上行6.1bp 至4.09%,美元指数上涨0.4%至97.0,现货黄金下跌0.8%至3658.9 美元/盎司。

      降息预期变化:会议过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化不大。利率期货隐含的10 月降息概率维持80%左右,年内剩余降息次数仍维持1.8 次左右,即10 月和12 月连续降息的概率约80%。

      3、本次会议释放了何种信号?以史为鉴,降息如何影响大类资产?

      本次会议信号:整体看,本次会议的基调偏中性,美联储虽然强调了就业市场下行风险需要调整政策立场,但经济预测又较为乐观,并且鲍威尔明确表示这是一次“风险缓释型”降息。换言之,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的风险并不算很大,不需要剧烈降息来应对,现在的降息更多是预防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感到失望。往后看,我们仍维持此前判断:美联储10 月连续降息的概率较大,但12 月以及2026 年是否还会连续降息,核心取决于就业数据能否触底回升,以及下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结果,仍需边走边看。

      大类资产影响:虽然本次降息并非本轮周期中的首次降息,但距离上一次降息已有9 个月,这种间隔长度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因此在分析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时,可将其近似看作新一轮周期的首次降息。前期报告中我们曾详细复盘过历次降息前后的资产表现规律,概括而言:(1)美股:大多保持上涨,仅“衰退式降息”情景下持续下跌;(2)美债收益率:保持下行趋势;(3)美元指数:短期偏弱,中长期无一致规律;(4)黄金:短期无一致规律,中长期大多上涨。具体到本次看,考虑到市场对后续降息的预期已经打得很高,预计整体资产表现仍将与历史规律相似,只是影响幅度不会太大。

      4、美联储重启降息,对国内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对国内而言,伴随美联储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再度同步,缓解了我国货币宽松的汇率压力。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回落有加速迹象,四季度国内降息的概率增加,基本面是决定后续降息节奏、幅度的关键变量。

      回顾看,2017 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并不完全同步,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的错位。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 年-2021 年,这一阶段中美货币周期基本同步,均经历了从2017 年-2018年的紧缩周期,以及2020 年经济外生冲击后的宽松周期;第二阶段是2022 年-2024 年年中,这一阶段中美货币政策周期背离,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我国继续延续宽松;第三阶段是2024 年下半年至今,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再度同步。归因看,货币政策周期的同步与否,主要与经济周期是否同步有关,2022 年-2024 年错位过程中也是由于美国经济在财政刺激下保持较强韧性,但我国经济在地产失速下滑后明显承压。

      具体到当下,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对齐,我国货币宽松面临的汇率压力将明显减轻,为降息创造了外部条件。结合当前经济回落有加速迹象,指向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提升,基本面相关指标的走势是决定降息节奏、幅度的关键变量。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与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冲突持续超预期。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刘新宇/穆仁文 日期:2025-09-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