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公报的关键看点:新目标、新对策

股票资讯 阅读:11 2025-10-24 12:49:47 评论:0
  事件:2025 年10 月20 日-23 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

      核心结论:会议公报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的“摘要”,有新目标、新提法、新对策,尤其是:新增2035 年实现“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新提“航天强国”建设;对“十五五”发展环境更担忧,强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总基调延续“ 稳中求进”,并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突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延续强调2035 年翻番的目标,指向未来5 年应还会设定偏高的GDP 目标(2026 年可能定5%左右);12 项主要任务中,“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扩内需”位居前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外开放、民生”顺序明显前移,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提“三化”方向,扩内需更突出“投资于人、新供给带动新需求”,民生保障特别提及“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强军建设新提“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等。更多细节紧盯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发布会、《建议》全文、总书记关于《建议》的说明、辅导读本等资料。此外,本次额外增加了经济议题,要求“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倾向于认为,短期政策虽会“加力”、但更多还是“托而不举”、也会更多为明年开年布局。

      1、定位看,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本次如期召开四中全会,并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稿,也大体确定了后续至少5-10 年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需注意,本次同二十届三中全会,额外增加了经济议题,要求“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其一,每届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1 次、5 年共7 次,主题大体固定,围绕人事、机构改革、深化改革、党建、法治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下一次党代会准备等。需注意,过往研究讨论五年规划多为五中全会,由于本届2024 年7 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应属延迟召开,对应本次四中全会讨论“十五五”规划相关议题。此后,也将根据《建议》形成全文,并按程序在2026 年全国两会表决后发布实施。

      其二,本次同二十届三中全会,额外增加了经济议题,要求“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继续精准落实”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等各项举措。倾向于认为,全年“保5%”、仅需四季度GDP 增速达到4.4%以上,指向短期政策虽会“加力”、但更多还是“托而不举”、也会更多为明年开年布局。

      2、总体看,会议公报可视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稿的摘要版,主要是大方向、大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定调“十四五”,新提“航天强国”,2035 远景目标新增“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延续强调到2035 年翻番的目标,未来5 年应还会设定偏高的GDP目标(2026 年可能定5%左右)。

      大环境看,忧患意识更浓,强调“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原则看,延续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主要词频上,安全、科技、改革分别提及15 次、10 次、8 次;强国建设方面,除“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外,新增“航天强国”。

      目标看,总体继续延续围绕经济、科技、文明、民生、改革、生态等维度,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及2035 年远景目标,篇幅相比于十九届五中有所缩短、但应会在《建议》稿全文继续补充。其中,相较于“十四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本次新提要求“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此外,和“十四五”规划一样,本次延续强调“到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指向到2035 年仍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的潜在目标,预示未来几年应还会设定偏高的GDP 目标增速,我们继续提示: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GDP 增速需要达到、也有望达到4.8%左右,其中,2026-2027 年可能定5%左右,2028-2030 年可能定4.5-5%左右,总体仍属相对偏高的水平。

      3、具体看,本次延续部署了12 项主要任务,其中“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外开放、民生”顺序前移、“优先级”提升,重点关注新提法,如: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提“三化”方向;扩内需未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突出“投资于人、新供给带动新需求”;民生保障部分特别提及“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国防和军队新提“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其中,本次延续部署了12 项主要任务:产业、科技、扩内需、改革、民生、生态、对外开放、区域、文化、农业农村、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但顺序上调整较大、相应体现了后续“优先级”变化,体现为:科技和产业发展仍靠前、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移至首位;对外开放由第9 位移至第5 位、由“实行”改完“扩大”;民生由第10 位移至第9 位,并直指“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关注:

      强科技: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仍居首位,指向强科技仍将是后续政策主线,进一步要求“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提“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方向,服务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航天强国”为新提法),并点名“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服务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后续《建议》稿及规划全文或更为聚焦细分行业界定。

      扩内需:未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指向后续扩内需更多从需求侧入手,“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指向把握居民消费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等趋势,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养老、托育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以个性化、多元化优质服务的供给带动消费扩大。

      促改革:更为突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结合此前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财税改革、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也是硬任务,应仍会写入《建议》及“十五五”规划全文。

      扩开放:顺序明确前移,由第9 位移至第5 位、由“实行”改完“扩大”,在前期“十四五”基础上,更为重视制度建设、双向投资、自主开放、多变贸易等,体现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等,延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保民生:“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短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长期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其中,6.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围绕“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提出10 条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此外,除就业、收入、生育、社保、教育外,本次也特别提到“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稳地产是基础,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好房子建设,也指向房地产不仅是关乎稳经济、更关乎稳民生,地产组合拳仍可期。

      国防+强军:延续“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且如前所述,2035年远景目标新增“国防实力大幅跃升”,新提“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4、流程看,公报可视为《建议》稿的“摘要”,有3 大特别关注:一是10月24 日上午的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发布会,应会披露更多具体领域改革细节;二是《建议》全文、总书记关于《建议》的说明,按惯例在会后一周内发布(十八届五中、十九届五中均为会后5 天发布),即后续进一步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总体方案,同步发布的说明则阐释关于全会起草过程、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讨论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是各部委“学习会”、可能的辅导读本,主要是各部委结合各自分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中全会的部署会议等;此外,按惯例,会后也有可能会发布四中全会的辅导读本(主要领导和各部委围绕各自领域的文章)。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朱慧 日期:2025-10-2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