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动态跟踪系列14:类QE-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意欲何为?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8 09:21:36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 年10 月27 日,央行行长在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事件评论

      1、今年政府债供给有多大?

      2024 年末国债、地方债余额分别约为35 万亿、48 万亿,合计约82 万亿,2025 年新增国债+地方债+置换债+限额空间使用合计约14.4 万亿,年末政府债余额预计达到约96 万亿,同比增速高达17%,政府部门杠杆率预计提升至约69%。

      2、目前财政付息情况如何?

      国债、地方一般债付息记入第一本账,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付息记入第二本账。根据2024 年数据,国债、地方债合计付息支出规模在2 万亿左右,平均利率约为2.6%。若利率水平不变,随着显性政府债规模的大幅提升,财政付息支出增速亦将明显提升,进而稀释财政支出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前三季度,第一本账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仅3.1%,财政支出本就需要“精打细算”,但债务付息支出累计同比6%,年初一度曾高达20%,截至9 月底国内显性债务付息支出/财政支出低于5%。

      3、为何当下时点恢复国债买卖?

      1)从中长期视角来看,货币财政协同发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大财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平稳跨过转型期、进而重新激发生产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呵护财政发力效果、促进财政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央行“低利率”的配合。这一点,早在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就做了“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部署。

      2)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年初因为利率下行较快,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暂停了国债买卖,但近期10 年国债利率在1.7%-1.8%左右的区间波动。根据财政部年初预算,我们简单倒算今年新增国债+地方一般债的加权利率在1.76%左右。随着利率中枢上行,财政付息压力、支出压力加大,近期财政新增5000 亿政府债限额,债券供给也随之增加,客观上需要央行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进行配合,同时通过国债买卖将利率控制在更为合意的水平。

      3)Q4 因财政退坡、高基数等原因,经济增长或有一定承压,且近期中美关税摩擦反复、仍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已有5000 亿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 亿政府债限额等增量政策推出,当下窗口也亟待货币增量政策的支持,国债买卖恢复恰逢其时。

      4、对市场有何影响?

      增量政策层出不穷,政策工具箱仍较丰富。参考日本在1%+利率时代,同样是“大财政”+“低利率”的组合,流动性充裕,股债均有利好。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2、关税政策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3、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宋筱筱 日期:2025-10-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