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2026年海外经济形势及特定外部变量的潜在影响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0-29 08:59:38 评论:0
  明年外部形势仍将充满复杂性,存在地缘政治高波动、内政保守化、货币政策复杂化三大焦点:

      第一,地缘冲突的持续性。俄乌、巴以解决冲突根源仍有挑战,台海、南海、朝鲜半岛等地缘风险点持续存在。地缘冲突的结构性压力与局部利好并存,或仍使全球经济难以线性外推,波动性仍将高于常态。

      第二,主要经济体政治保守化下的贸易摩擦与财政扩张。美国、日本等政府保守派的崛起,驱动各国政策向经济安全优先和民族主义倾斜。贸易政策的交易性和不确定性将持续,全球供应链重构向“中国+N”深化。同时,主要经济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支撑增长的同时,也将推高主权债务水平。

      第三,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稳健降息与通胀约束。美联储2025 年9 月重启降息,预计年内再降息2 次,明年降息1-2 次。进入普遍宽松周期,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缓解美元债务压力。但由地缘冲突和贸易保护驱动的结构性通胀仍是核心问题,或将持续约束全球金融环境的宽松力度,一定程度限制经济的上行动力。

      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呈现脆弱与韧性并存的特征,增速预计维持在3%上下。新兴市场仍是增长主力,受益于“去风险化”和“友岸外包”带来的产业链重塑投资。发达经济体增长温和放缓。典型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受降息和财政刺激支撑,但需对抗通胀和高债务风险;日本和欧盟预计维持温和增长。

      就我国而言,明年以特朗普政策为代表的特定外部变量,主要仍聚焦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双重打压。贸易方面,预计明年关税将维持在“芬太尼20%+基准关税10%”左右的常态化水平,并可能在重点行业关税上反复;同时,注意非美地区贸易摩擦的复杂化,中国对非美出口比重上升,但受美国施压以及基于自身保护主义诉求,欧盟、墨西哥等经济体也在加大贸易壁垒,使得中国出口面临的壁垒从“单点”转向“多点”。

      科技方面,美国对华遏制将延续系统化、多维度特征,通过出口管制、限制投资、限制信息获取等措施,形成持续高压。

      从可能的影响来看,我国对美、非美出口都将受到扰动。经测算,温和情形下,未来关税可能冲击中国总体出口规模约3.0%,极端情形下,冲击可能达10.6%。此外,我国还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影响。美国与非美国家达成贸易协议,或强化产能迁出效应,侵蚀我国制造业根基;并可能通过“共同应对第三方非市场政策”来联合围堵,加剧我国在非美市场的竞争压力。

      未来外部形势为我国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外部压力加速了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产能转移或促使中国加速向制造业“微笑曲线”高端攀升;海外降息以及国内通胀温和提供了宏观政策腾挪空间,并提供加速内需市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机遇;非美贸易的上升趋势深化了RCEP 等区域经济合作。挑战方面:关税常态化、非美贸易壁垒带来的出口压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去中国化风险;科技封锁迫使中国进行高成本、高风险的核心技术攻关;国际金融环境的潜在波动性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形成压力。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畅/夏知非 日期:2025-10-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