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 因势利导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0-29 18:50:28 评论:0
  核心观点:“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五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我们认为,可以把“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分为“乘势而上”和“因势利导”两个方面:一方面,乘势而上。“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推进,我们要接力“十四五”的良好势头,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尤其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十四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外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我们更应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更多转向内需驱动,尤其需要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基于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经济加快转型、保证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进而为大国博奔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其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再次强调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匹配。其三,“十五五”时期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先进制造业引领。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五五规划”将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重点任务之首。其一,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其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关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其三,首次提出“航天强国”,区域经济领域提出“海洋强国”,空间经济大有可为。

      三、加快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进入自主创新时代,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旨在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一是全链条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明要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采取“超常规措施”,以实现决定性突破。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强化科技基础自主保障。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揭示“十五五“期间我国科技体系从“依赖外部支撑”到“全面自主可控”的转型方向,科研设施与平台、科学仪器与设备、科研资源与数据以及科研标准与技术规范要实现“国产化、自主化、安全化”。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一方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以企业为中心  的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四是实现人工智能从数智技术到产业应用全产业链的国际领先。

      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更加突出内需作用,提振居民消费是重中之重。

      我国经济发展从“供给约束”逐渐走向“需求约束”,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规划也更加强调需求引领,更加突出内需作用,尤其是在消费领城大有可为。其一,全方位大力提振消费。一是持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有望延续:二是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政府消费带动整体消费:三是深入实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收入、稳预期,提振边际消费倾向;四是扩大服务消费,钟才文和9月人大常委会均有提及。其二,扩大有效投资。中央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地方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是适度超前投资新基建(信息通信、算力等),二是提升安全韧性的重大基础设施(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城市平急两用等),三是“软基建”相关方向(文化软实力、消费基础设施、投资于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十五五”将“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投资方向和重点”,中央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地方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元化布局。

      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十四五”规划重点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十五五”将着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是在“十四五”基础之上的全面的战略性升级。金融强国的内涵为“六个强大”一一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十五五”规划据此做相应部署:其一,将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列为首位重点工作,提出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其二,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列为第二项重点工作,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其三,强调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四,隐去“稳慎”表述,表明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更加积极,而且强调“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预计人民币国际化将在资本项下和贸易项下在“十五五”时期有望有序推进。

      六、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十五五”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到更加靠前的位置,体现了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其一,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拓展国际循环,扩大单边开放领域和区域,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其二,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完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其三,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关注“中国人经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七、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五”是落实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落实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一,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走深走实。其二,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其三,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落实“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六个着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其四,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并把存量政策一并纳入评估。

      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区域战略叠加效应一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预计“十五五”时期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发挥区域战略叠  加效应,做到区域战略目标和区域政策协同一致,重视南北差距。三是首次提出区域联动发展,主要任务是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跨行政区合作深化。四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现出更加注重安全,优化方向一个是推动战略性产业由东向西、中心城市向腹地转移,另一个是推动资源能源形成西部建基地,东部强接纳格局。五是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九、建设文化强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国崛起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愈发重要,相比“十四五”规划,“十五五”更加注重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价值。一方面,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创作,二是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三是推进旅游强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十、坚持人民至上,落实投资于人,更加重视民生保障。《建议》明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体现出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的紧密结合,紧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大民生脉络纵深推进。人口方面,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教育方面,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卫生方面,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的风险:地缘政治局势超预期的风险:对部分额域政策精神理解不到位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张迪/詹璐/吕雷/赵红蕾/铁伟奥/路自愿/薄一程 日期:2025-10-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