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新秩序(10):中美釜山会晤改变全球资产风向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31 20:03:09
							评论:0
						
					
																								
						
						  核心观点
不论是2026 年中期选举,美国需要更聚焦内政;还是中国强大工业生产成功抵抗关税博弈;抑或美国经济孱弱,需要一次关税博弈缓和带来喘息窗口,10 月中美领导人会晤之际达成积极和解,是当下最好选择。
此次中美经贸共识预示2025 年初启动的全球关税对垒暂告一段落,中美围绕总量关税的博弈进入“大缓和”时期,但中美真正的竞合博弈并未结束。相反,中美G2 在科技和安全领域博弈才刚“进入状态”。2026 年世界或见证一轮中美科技和战略安全大国竞赛。
中美博弈从关税对垒进入到科技安全竞合,这是此次中美釜山会晤的政治经济含义。与之相伴生,全球资产正从2025 年的避险、科技,全球信用脆弱,走向2026 年的科技、投资、全球信用修复,资产定价风向大转折已至。
摘要
10 月30 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合作。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共同维护好、落实好两国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
会晤后,商务部公布中美双方在吉隆坡经贸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达成的联合安排。
一、中美对话成效符合市场预期。
2026 年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中期选举年份往往是美国内政矛盾爆发年份。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国内议题,而非外交事务主导投票倾向。历史经验表明,执政政府往往会面临“中期惩罚”,而即将到来的2026,美国社会撕裂对内政平稳提出挑战,特朗普执政压力可见一斑。
所以2025 年年底,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之际,特朗普选择先在外交问题“妥协”,是最佳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凭借供应链完整优势,成功应对本轮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这也是美国选择达成和解的现实约束。
看清这些之后,市场早就期待APEC 峰会中美两国领导人就贸易博弈释放积极信号。
10 月18 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10 月23 日,白宫新闻秘书在媒体记者会上公布了特朗普行程,10 月30 日与我方领导人见面进行双边会谈。从10 月18 日起,中美谈判前的缓和信号频出,市场风偏显著修复。
此次中美谈判结果公布后,中国股市下跌、债券上涨,并非市场认为谈判不及预期,反而提早定价了这一好消息。
二、“尘埃落定”后全球关税格局明朗。
此次谈判中美国取消10%芬太尼关税,对于24%对等关税,美方选择继续暂停一年。
美对华关税税率由此前57.6%降至47.6%,但仍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10%~20%)。
其一,目前美国与已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约定的对等关税税率为10%至20%,其中英国最低为10%,欧盟、日本和韩国均为15%,越南为20%,均显著低于美对华47.6%的关税税率。
其二,美国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约定了转运货物关税税率为40%,同样也低于47.6%的关税税率。
目前全球关税格局已明朗,美对华关税显著偏高,全球供应链重塑格局已成,未来进一步深化。
任何一次美国关税的加征,都会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即产业链转移。
2018 年贸易战之后中国迎来出海1.0,更多企业走向东盟和墨西哥。2025 年贸易战之后中国迎来出海2.0,企业走向更加多元化,非洲、拉美和中东将成为新的目的地选择。
今年中国对非洲、拉美、中东等地资本品出口大增,出海2.0 征程已经启动。
三、关税退潮后中美博弈焦点开始显露。
中美博弈的重点在于科技和战略安全,正如十五五规划中提到的,大国博弈“风高浪急”,我们需要“ 抢占科技制高点”,“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争夺技术与产业主导权。
此次中美领导人会晤标志着2025 年初启动的全球范围内关税格局重塑告一段落,中美围绕总量关税的博弈宣告进入大缓和。但中美真正的竞合博弈并未结束,相反,中美G2 在科技和安全领域才刚刚“进入状态”。
2026 年世界或将见证一轮中美科技和战略安全领域的大国竞赛。
四、全球资产定价风向已开始悄然转变。
今年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主线毫无疑问是贸易战。为何给出这样的判断?
先看今年1~9 月全球股、债、汇、商走势,完美映射一轮全球范围的关税战争。
第一点,期间表现最好的是黄金和白银,表现最差的是原油、螺纹钢等黑色。完美刻画了全球关税博弈带来风偏收缩,终端需求疲弱。黄金两波涨幅完美诉说本轮贸易战的上下半场影响。上半场,关税战争辐射范围主要在预期端,市场困惑一场广泛意义的关税重构引发的衍生影响走向何方?全球供应链、贸易链及以此为基础的金融秩序如何重塑。这一阶段黄金作为首要避险资产,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涨,于此同时代表经贸收缩的黑色大宗走弱,代表全球金融秩序的美元大幅下跌。下半场,关税战争影响开始渗入实际增长,美国经济下行,失业压力浮现,鲍威尔转向宽松,黄金再涨,此时黄金与美债齐涨,定价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冲击最为明显。
第二点,中国风险资产——中国股票表现极为亮眼。可以说今年中国A 股以及港股的表现,是近年边际变化最大的资产之一。毕竟过去三年中国股票深陷熊市,跑输全球主要股指。今年中国股票一改颓势, 成为主流国家中表现最强股指,风头压过此前“一枝独秀”的美股。如此“逆袭”背后,是本轮贸易战中国制造业体现出非凡的竞争力以及抗击打优势。中国出口不仅没有下行,甚至逆势保持6%以上同比增速,中国悲观预期彻底扭转。再加上年初Deepseek 点燃市场对中国科技竞争力的美好期待,中国风险资产开始迎风上扬。
第三点, 汇率中美元最弱,欧元、日元、人民币都相对美元强。美元和非美货币表现,是对2024 年完美 的镜像映射。美元走弱可以说是2025 年边际变化第二大的资产。2024 年美元指数和美国科技一起强势,创造了美国独秀论。今年美元指数走弱,反映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正在更多承受由她自己发起的关税战争。对比2018年中美贸易战,当时美元维持强势,而本轮关税博弈美元由盛转衰,甚至成为最弱货币,正在暗示另一个事实——一场针对全球范围的关税战争,冲击的并非他国经济,而是率先撕毁美国自身信用。这也是为何,8 月鲍威尔松口货币转宽之前,美元和美债齐跌,美国超长债一度引发债务危机讨论。
第四点,股票中明显亮眼的是科技。年度最强股指——中国股票,其中科创50、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是最好的三大指数,显著优于沪深300 和上证指数。说明中国股票中科技亮眼。再看孱弱的美国资产,2025 年前三季度,美国债券、汇率齐跌,美国资产正在叙事贸易战之下的“全球掀翻美国信用”,但美股,尤其是科技股也保持了显著增长,一再创下“纳指奇迹”,也在叙述科技强势逻辑。中美科技强势,本质上映射中美正在逐步引领一轮全球科技革命。
展望未来,若总量关税博弈退潮,紧跟而来是四大趋势。
其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产能转移,全球供应链重塑,那么全球范围一轮不确定的关税重构所蕴含的不确定性、美国信用裂痕、美国经济衰弱,这些叙事都在逐步隐退。而最能表达这些信号的黄金——也将面临市场对其价格再审视。我们提示2026 年资产定价中,黄金或许可能是最先迎来反转的资产。
其二,非洲、中东、拉美等承接中国产能转移的新兴国家,企业资本开支将深入推进,所以我们会见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带来的全球复苏驱动力以及大宗牛市。
其三,中美博弈走向科技和战略安全,这意味着中美从关税不确定性走向科技和安全领域投资增加。科技、铜在这样的趋势下是强势资产。
其四,牵涉多数国家的关税对垒消退,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不确定性收敛。美国信用撕裂的叙事也会告一段落,所以美元也不会重复2025 年弱势。
中美博弈从关税对垒进入到科技安全竞合,这是此次中美釜山会晤的经济含义。而与之相伴生,全球资产正从避险、科技,全球信用脆弱,走向投资、科技、全球信用修复。资产定价迎来大转折。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谢雨心 日期:2025-10-31
					
					
										不论是2026 年中期选举,美国需要更聚焦内政;还是中国强大工业生产成功抵抗关税博弈;抑或美国经济孱弱,需要一次关税博弈缓和带来喘息窗口,10 月中美领导人会晤之际达成积极和解,是当下最好选择。
此次中美经贸共识预示2025 年初启动的全球关税对垒暂告一段落,中美围绕总量关税的博弈进入“大缓和”时期,但中美真正的竞合博弈并未结束。相反,中美G2 在科技和安全领域博弈才刚“进入状态”。2026 年世界或见证一轮中美科技和战略安全大国竞赛。
中美博弈从关税对垒进入到科技安全竞合,这是此次中美釜山会晤的政治经济含义。与之相伴生,全球资产正从2025 年的避险、科技,全球信用脆弱,走向2026 年的科技、投资、全球信用修复,资产定价风向大转折已至。
摘要
10 月30 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合作。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共同维护好、落实好两国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
会晤后,商务部公布中美双方在吉隆坡经贸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达成的联合安排。
一、中美对话成效符合市场预期。
2026 年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中期选举年份往往是美国内政矛盾爆发年份。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国内议题,而非外交事务主导投票倾向。历史经验表明,执政政府往往会面临“中期惩罚”,而即将到来的2026,美国社会撕裂对内政平稳提出挑战,特朗普执政压力可见一斑。
所以2025 年年底,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之际,特朗普选择先在外交问题“妥协”,是最佳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凭借供应链完整优势,成功应对本轮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这也是美国选择达成和解的现实约束。
看清这些之后,市场早就期待APEC 峰会中美两国领导人就贸易博弈释放积极信号。
10 月18 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10 月23 日,白宫新闻秘书在媒体记者会上公布了特朗普行程,10 月30 日与我方领导人见面进行双边会谈。从10 月18 日起,中美谈判前的缓和信号频出,市场风偏显著修复。
此次中美谈判结果公布后,中国股市下跌、债券上涨,并非市场认为谈判不及预期,反而提早定价了这一好消息。
二、“尘埃落定”后全球关税格局明朗。
此次谈判中美国取消10%芬太尼关税,对于24%对等关税,美方选择继续暂停一年。
美对华关税税率由此前57.6%降至47.6%,但仍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10%~20%)。
其一,目前美国与已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约定的对等关税税率为10%至20%,其中英国最低为10%,欧盟、日本和韩国均为15%,越南为20%,均显著低于美对华47.6%的关税税率。
其二,美国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约定了转运货物关税税率为40%,同样也低于47.6%的关税税率。
目前全球关税格局已明朗,美对华关税显著偏高,全球供应链重塑格局已成,未来进一步深化。
任何一次美国关税的加征,都会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即产业链转移。
2018 年贸易战之后中国迎来出海1.0,更多企业走向东盟和墨西哥。2025 年贸易战之后中国迎来出海2.0,企业走向更加多元化,非洲、拉美和中东将成为新的目的地选择。
今年中国对非洲、拉美、中东等地资本品出口大增,出海2.0 征程已经启动。
三、关税退潮后中美博弈焦点开始显露。
中美博弈的重点在于科技和战略安全,正如十五五规划中提到的,大国博弈“风高浪急”,我们需要“ 抢占科技制高点”,“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争夺技术与产业主导权。
此次中美领导人会晤标志着2025 年初启动的全球范围内关税格局重塑告一段落,中美围绕总量关税的博弈宣告进入大缓和。但中美真正的竞合博弈并未结束,相反,中美G2 在科技和安全领域才刚刚“进入状态”。
2026 年世界或将见证一轮中美科技和战略安全领域的大国竞赛。
四、全球资产定价风向已开始悄然转变。
今年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主线毫无疑问是贸易战。为何给出这样的判断?
先看今年1~9 月全球股、债、汇、商走势,完美映射一轮全球范围的关税战争。
第一点,期间表现最好的是黄金和白银,表现最差的是原油、螺纹钢等黑色。完美刻画了全球关税博弈带来风偏收缩,终端需求疲弱。黄金两波涨幅完美诉说本轮贸易战的上下半场影响。上半场,关税战争辐射范围主要在预期端,市场困惑一场广泛意义的关税重构引发的衍生影响走向何方?全球供应链、贸易链及以此为基础的金融秩序如何重塑。这一阶段黄金作为首要避险资产,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涨,于此同时代表经贸收缩的黑色大宗走弱,代表全球金融秩序的美元大幅下跌。下半场,关税战争影响开始渗入实际增长,美国经济下行,失业压力浮现,鲍威尔转向宽松,黄金再涨,此时黄金与美债齐涨,定价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冲击最为明显。
第二点,中国风险资产——中国股票表现极为亮眼。可以说今年中国A 股以及港股的表现,是近年边际变化最大的资产之一。毕竟过去三年中国股票深陷熊市,跑输全球主要股指。今年中国股票一改颓势, 成为主流国家中表现最强股指,风头压过此前“一枝独秀”的美股。如此“逆袭”背后,是本轮贸易战中国制造业体现出非凡的竞争力以及抗击打优势。中国出口不仅没有下行,甚至逆势保持6%以上同比增速,中国悲观预期彻底扭转。再加上年初Deepseek 点燃市场对中国科技竞争力的美好期待,中国风险资产开始迎风上扬。
第三点, 汇率中美元最弱,欧元、日元、人民币都相对美元强。美元和非美货币表现,是对2024 年完美 的镜像映射。美元走弱可以说是2025 年边际变化第二大的资产。2024 年美元指数和美国科技一起强势,创造了美国独秀论。今年美元指数走弱,反映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正在更多承受由她自己发起的关税战争。对比2018年中美贸易战,当时美元维持强势,而本轮关税博弈美元由盛转衰,甚至成为最弱货币,正在暗示另一个事实——一场针对全球范围的关税战争,冲击的并非他国经济,而是率先撕毁美国自身信用。这也是为何,8 月鲍威尔松口货币转宽之前,美元和美债齐跌,美国超长债一度引发债务危机讨论。
第四点,股票中明显亮眼的是科技。年度最强股指——中国股票,其中科创50、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是最好的三大指数,显著优于沪深300 和上证指数。说明中国股票中科技亮眼。再看孱弱的美国资产,2025 年前三季度,美国债券、汇率齐跌,美国资产正在叙事贸易战之下的“全球掀翻美国信用”,但美股,尤其是科技股也保持了显著增长,一再创下“纳指奇迹”,也在叙述科技强势逻辑。中美科技强势,本质上映射中美正在逐步引领一轮全球科技革命。
展望未来,若总量关税博弈退潮,紧跟而来是四大趋势。
其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产能转移,全球供应链重塑,那么全球范围一轮不确定的关税重构所蕴含的不确定性、美国信用裂痕、美国经济衰弱,这些叙事都在逐步隐退。而最能表达这些信号的黄金——也将面临市场对其价格再审视。我们提示2026 年资产定价中,黄金或许可能是最先迎来反转的资产。
其二,非洲、中东、拉美等承接中国产能转移的新兴国家,企业资本开支将深入推进,所以我们会见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带来的全球复苏驱动力以及大宗牛市。
其三,中美博弈走向科技和战略安全,这意味着中美从关税不确定性走向科技和安全领域投资增加。科技、铜在这样的趋势下是强势资产。
其四,牵涉多数国家的关税对垒消退,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不确定性收敛。美国信用撕裂的叙事也会告一段落,所以美元也不会重复2025 年弱势。
中美博弈从关税对垒进入到科技安全竞合,这是此次中美釜山会晤的经济含义。而与之相伴生,全球资产正从避险、科技,全球信用脆弱,走向投资、科技、全球信用修复。资产定价迎来大转折。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谢雨心 日期:2025-10-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