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PMI数据点评:假期叠加出口扰动 制造业景气度下滑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11-02 17:19:28
评论:0
制造业:景气指数小幅回落,供需两端均有所放缓。受国庆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叠加中美新一轮关税升级的不确定性,2025 年10 月制造业PMI较9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至49%,低于预期1 个百分点,同时低于季节性表现(2015-2024 年10 月制造业PMI 平均为50.19%)。从需求端看,10 月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从生产端看,10 月生产指数下降2.2 个百分点至49.7%,回到收缩区间。10 月,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新订单指数,但仍高于新订单指数0.9个百分点,二者差距小幅收窄。从企业预期来看,10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下降1.3 个百分点至52.8%,但仍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从就业情况看,10 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至48.3%,就业景气度有所回落。外需方面,10月30 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的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公布了一揽子关税措施,包括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并将24%的对等关税暂停一年,外部环境趋于稳定。内需方面,10 月底,5000 亿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地方债5000 亿结存限额下达地方,预计年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有望加快,有力支撑内需发展。11 月份,随着此前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显效,产业链将得到有效支撑,制造业PMI 或企稳回升。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小幅下降。10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5.9%和46.8%,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1.3个百分点。
从基本面来看,10 月欧美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10 月美国Markit 制造业PMI 初值为52.2%,高于前值52%,略高于市场预期;欧元区制造业PMI 初值为50%,高于市场预期的49.8%;日本制造业PMI 初值降至48.3%,制造业持续处于萎缩区间。全球制造业PMI缓慢回到扩张区间,外需复苏动能有望恢复。10 月30 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为双边关系定下“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基调。10 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发展一揽子便利化政策,政策聚焦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支持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以及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多领域,或对年末出口形成支撑。进口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要求“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后续扩内需政策将不断释放效能,进口或将继续稳步回升。
从行业情况来看,新动能和消费行业景气均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 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至50.5%,装备制造业PMI 为50.2%,较上月下降1.7 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 较上月下降0.5 个百分点至50.1%。短期来看,三大重点行业的扩张趋势均有所放缓,但景气度均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PMI 总体水平,显示行业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基础原材料行业PMI 为47.3%,较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52.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这些行业在产需两端均保持良好活跃态势;而纺织服装、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的上述两项指数则处于临界点以下,反映出相关行业的供需状况相对偏弱。10 月28日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产业发展上强调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核心技术攻关上明确聚焦集成电路、机床、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方向。高技术和装备 制造业发展动能强劲,11 月新动能行业景气度可能迎来改善。同时,随着国内“双十一”以及海外圣诞节到来,消费品制造业PMI 有望企稳回升。
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回落,大型企业景气度转为收缩。10 月,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出现下滑,企业活力有待恢复。大型企业PMI 下降1.1 个百分点至49.9%,步入收缩区间。但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均连续6 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显示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中型企业PMI 下降0.1个百分点至48.7%,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 下降1.1个百分点至47.1%。10 月29 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工信部正在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制定“十五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后续政策规划落地有助于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落。10 月,由于供需两端仍然承压,采购量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至49%,重回荣枯线以下。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52.5%,边际小幅走低,但仍然运行在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为47.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10 月,BCI 企业销售指数下降1.22 个点至59.69,利润前瞻指数下降0.81 个点至47.44,总成本前瞻指数上升3.4个点至69.33。在配送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较上月回落0.8 个百分点。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较上月下降1.2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 月,在“十四五”收官攻坚和全年经营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活动预计将出现回暖态势,并进一步拉动原材料采购需求的扩张。
非制造业景气边际回升,节日效应促进出行和消费行业向好。10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个月上升0.1 个百分点,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整体保持稳定。服务业方面,10 月服务业PMI 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小幅回升。分行业看,在国庆、中秋双节效应的推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处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活跃度;在“双十一”等促销活动带动下,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进一步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呈现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则处于临界点以下,整体景气水平相对偏弱。从分项指标来看,服务业分项指标走势分化。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上升0.1、0.5 和0.2 个百分点至49.4%、47.7%和46.1%,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下降0.7和0.2个百分点至46%和56.1%。10 月29 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从规划布局、业态升级、设施更新和持续运行几方面对城市商业发展提出建议措施,“十五五”规划中也多次强调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有望带动更多消费和投资相关需求释放。10 月国庆假期支撑相关服务需求,但后续随着假期效应减弱,11 月服务业景气指数或边际回落。
地产市场边际走弱,建筑业景气度小幅回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10 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9.1%,景气度小幅回落。从分项指标看,新订单指数上升3.7个百分点至45.9%,今年以来新订单指数持续运行在50%以下,显示建筑需求接续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预期来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较上月上升3.6 个百分点,显示市场对建筑业的预期持续乐观;从业人员指数上升0.2 个百分点至39.9%;投入品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2.4 个百分点至49.6%,环比由负转正;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48.4%,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环比也由负转正。地产方面,10 月地产成交边际走弱,截至10 月30日,10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694万平方米,环比上月下降5.6%,较去年同期下降25%。10 月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标志着房地产政策侧重点向民生领域深化。此举在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的同时,旨在推动房地产供给持续优化。在政策资金落地并向基建项目传导的双重作用下,11 月建筑业景气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超预期。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凡/刘彦宏 日期:2025-11-02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小幅下降。10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5.9%和46.8%,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1.3个百分点。
从基本面来看,10 月欧美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10 月美国Markit 制造业PMI 初值为52.2%,高于前值52%,略高于市场预期;欧元区制造业PMI 初值为50%,高于市场预期的49.8%;日本制造业PMI 初值降至48.3%,制造业持续处于萎缩区间。全球制造业PMI缓慢回到扩张区间,外需复苏动能有望恢复。10 月30 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为双边关系定下“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基调。10 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发展一揽子便利化政策,政策聚焦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支持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以及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多领域,或对年末出口形成支撑。进口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要求“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后续扩内需政策将不断释放效能,进口或将继续稳步回升。
从行业情况来看,新动能和消费行业景气均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 较上月回落1.1 个百分点至50.5%,装备制造业PMI 为50.2%,较上月下降1.7 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 较上月下降0.5 个百分点至50.1%。短期来看,三大重点行业的扩张趋势均有所放缓,但景气度均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PMI 总体水平,显示行业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基础原材料行业PMI 为47.3%,较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52.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这些行业在产需两端均保持良好活跃态势;而纺织服装、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的上述两项指数则处于临界点以下,反映出相关行业的供需状况相对偏弱。10 月28日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产业发展上强调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核心技术攻关上明确聚焦集成电路、机床、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方向。高技术和装备 制造业发展动能强劲,11 月新动能行业景气度可能迎来改善。同时,随着国内“双十一”以及海外圣诞节到来,消费品制造业PMI 有望企稳回升。
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回落,大型企业景气度转为收缩。10 月,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出现下滑,企业活力有待恢复。大型企业PMI 下降1.1 个百分点至49.9%,步入收缩区间。但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均连续6 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显示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中型企业PMI 下降0.1个百分点至48.7%,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 下降1.1个百分点至47.1%。10 月29 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工信部正在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制定“十五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后续政策规划落地有助于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落。10 月,由于供需两端仍然承压,采购量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至49%,重回荣枯线以下。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52.5%,边际小幅走低,但仍然运行在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为47.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10 月,BCI 企业销售指数下降1.22 个点至59.69,利润前瞻指数下降0.81 个点至47.44,总成本前瞻指数上升3.4个点至69.33。在配送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较上月回落0.8 个百分点。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较上月下降1.2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 月,在“十四五”收官攻坚和全年经营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活动预计将出现回暖态势,并进一步拉动原材料采购需求的扩张。
非制造业景气边际回升,节日效应促进出行和消费行业向好。10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个月上升0.1 个百分点,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整体保持稳定。服务业方面,10 月服务业PMI 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小幅回升。分行业看,在国庆、中秋双节效应的推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处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活跃度;在“双十一”等促销活动带动下,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进一步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呈现较快增长;与此同时,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则处于临界点以下,整体景气水平相对偏弱。从分项指标来看,服务业分项指标走势分化。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上升0.1、0.5 和0.2 个百分点至49.4%、47.7%和46.1%,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下降0.7和0.2个百分点至46%和56.1%。10 月29 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从规划布局、业态升级、设施更新和持续运行几方面对城市商业发展提出建议措施,“十五五”规划中也多次强调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有望带动更多消费和投资相关需求释放。10 月国庆假期支撑相关服务需求,但后续随着假期效应减弱,11 月服务业景气指数或边际回落。
地产市场边际走弱,建筑业景气度小幅回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10 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9.1%,景气度小幅回落。从分项指标看,新订单指数上升3.7个百分点至45.9%,今年以来新订单指数持续运行在50%以下,显示建筑需求接续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预期来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较上月上升3.6 个百分点,显示市场对建筑业的预期持续乐观;从业人员指数上升0.2 个百分点至39.9%;投入品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2.4 个百分点至49.6%,环比由负转正;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48.4%,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环比也由负转正。地产方面,10 月地产成交边际走弱,截至10 月30日,10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694万平方米,环比上月下降5.6%,较去年同期下降25%。10 月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标志着房地产政策侧重点向民生领域深化。此举在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的同时,旨在推动房地产供给持续优化。在政策资金落地并向基建项目传导的双重作用下,11 月建筑业景气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超预期。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凡/刘彦宏 日期:2025-11-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