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宏观展望:通往供需新均衡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1-03 09:04:41
评论:0
一、“十五五”的三大要点:承前启后、科技强国、扩大内需1.增长:“十五五”具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2035目标要完成,我们推测2026年实际GDP目标为5%左右,官方预测未来10年GDP需要年均增长4.17%。
2.科技:“十五五”基调延续性强,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科技安全仍是最重要的主线,AI和国产替代有长期确定性,关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新的提法。
3. 消费:“十五五”强调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利好服务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二、通向供需新均衡:供给&需求、内需&外需、投资&消费1.供给端:(1)做加法: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潜力。包括服务业放开外资准入、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等,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为0.225,高于OECD国家均值的0.19,其中电信、会计、广播、影音、录音出版等有较大的服务开放空间;(2)做减法:稳步推进反内卷、化解过剩产能。测算“反内卷”行业2024年工业增加值合计约5.0万亿元、占工企比重12.8%;2024年产能合计约6.4万亿元、占工企比重12.4%。若平均减产1%、3%、5%,则有望改善产能利用率0.1、0.4、0.6个百分点。
2.需求端:(1)外需方面,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较小,一则消费增速保持稳定,AI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新增量;二则2026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三则关税政策趋于稳定,关税税率下降,企业预期得到改善。欧洲经济在德国财政刺激及欧央行降息的背景下,或也将维持温和增长。若美国AI资本开支与财政扩张带来的需求增量使全球贸易保持高景气度,预计2026年出口同比或将在+2%左右。(2)内需投资端,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是有限回升。预计设备更新继续支撑制造业投资,但升幅受“反内卷”约束;地产政策温补,增量在于“好房子”建设、旧房改造,地产投资降幅收窄;基建继续支持“两重”建设、新型城镇化(地下管网)、新基建等,预计2026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平稳。(3)内需消费端,以旧换新对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边际下降,预计居民消费的潜力在于服务消费,政策可能通过新增服务消费券,落实带薪错峰休假,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释放服务业潜力。此外,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消费直达政策为主的支持措施更利于提振养老、生育等特定领域消费和大众消费。
3.供需再平衡:CPI方面,若CPI环比延续近期走势,猪肉价格随着去产能逐渐上行,预计2026年CPI同比0.7%左右;PPI方面,乐观假设“反内卷”达到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三成的效果,则2026年PPI同比或在0.5%左右。悲观假设PPI环比延续8月、9月0%的状态运行,则2026年PPI同比-0.7%左右。
三、宏观政策更加积极:适时降准降息、广义赤字扩张1、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货币投放机制将更加多样化,包括央行国债买卖、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继续优化利率传导机制;信用端,政府债券支撑社融保持平稳,信贷总量放缓、结构改善;央行或将储备宏观审慎新工具以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广义赤字规模有望扩大。判断2026年赤字率可能提升至4.2%,广义赤字规模可能增加1.7万亿,重点用于经济大省的投资建设、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拖欠企业账款,以及加大对科技、民生消费的支持力度。财税改革方面,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改善央地关系、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等。
四、经济预测与大类资产展望:看多权益,债券利率小幅上行权益:仍看好科技,辅线是内需(大众消费);固收:债券利率小幅上行,短期以震荡为主。
五、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关税战反复超预期等。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策/潘纬桢/何宁 日期:2025-11-02
2.科技:“十五五”基调延续性强,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科技安全仍是最重要的主线,AI和国产替代有长期确定性,关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新的提法。
3. 消费:“十五五”强调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利好服务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二、通向供需新均衡:供给&需求、内需&外需、投资&消费1.供给端:(1)做加法: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潜力。包括服务业放开外资准入、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等,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为0.225,高于OECD国家均值的0.19,其中电信、会计、广播、影音、录音出版等有较大的服务开放空间;(2)做减法:稳步推进反内卷、化解过剩产能。测算“反内卷”行业2024年工业增加值合计约5.0万亿元、占工企比重12.8%;2024年产能合计约6.4万亿元、占工企比重12.4%。若平均减产1%、3%、5%,则有望改善产能利用率0.1、0.4、0.6个百分点。
2.需求端:(1)外需方面,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较小,一则消费增速保持稳定,AI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新增量;二则2026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三则关税政策趋于稳定,关税税率下降,企业预期得到改善。欧洲经济在德国财政刺激及欧央行降息的背景下,或也将维持温和增长。若美国AI资本开支与财政扩张带来的需求增量使全球贸易保持高景气度,预计2026年出口同比或将在+2%左右。(2)内需投资端,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是有限回升。预计设备更新继续支撑制造业投资,但升幅受“反内卷”约束;地产政策温补,增量在于“好房子”建设、旧房改造,地产投资降幅收窄;基建继续支持“两重”建设、新型城镇化(地下管网)、新基建等,预计2026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平稳。(3)内需消费端,以旧换新对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边际下降,预计居民消费的潜力在于服务消费,政策可能通过新增服务消费券,落实带薪错峰休假,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释放服务业潜力。此外,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消费直达政策为主的支持措施更利于提振养老、生育等特定领域消费和大众消费。
3.供需再平衡:CPI方面,若CPI环比延续近期走势,猪肉价格随着去产能逐渐上行,预计2026年CPI同比0.7%左右;PPI方面,乐观假设“反内卷”达到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三成的效果,则2026年PPI同比或在0.5%左右。悲观假设PPI环比延续8月、9月0%的状态运行,则2026年PPI同比-0.7%左右。
三、宏观政策更加积极:适时降准降息、广义赤字扩张1、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货币投放机制将更加多样化,包括央行国债买卖、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继续优化利率传导机制;信用端,政府债券支撑社融保持平稳,信贷总量放缓、结构改善;央行或将储备宏观审慎新工具以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广义赤字规模有望扩大。判断2026年赤字率可能提升至4.2%,广义赤字规模可能增加1.7万亿,重点用于经济大省的投资建设、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拖欠企业账款,以及加大对科技、民生消费的支持力度。财税改革方面,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改善央地关系、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等。
四、经济预测与大类资产展望:看多权益,债券利率小幅上行权益:仍看好科技,辅线是内需(大众消费);固收:债券利率小幅上行,短期以震荡为主。
五、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关税战反复超预期等。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策/潘纬桢/何宁 日期:2025-11-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