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科技归来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1-07 09:32:20 评论:0
  11 月6 日,海外市场修复,美股止跌,日韩股市回升,国内股市依旧强劲,上证指数再度反弹至4000 点之上,债市受到风险偏好与消息面的双重压制,延续调整行情。

      万得全A 上涨1.19%,全天成交额2.08 万亿元,较昨日(11 月5 日)放量1816 亿元。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2.12%和2.74%。南向资金净流入54.79 亿港元,其中小鹏汽车净流入12.14 亿港元,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中芯国际分别净流入9.61 亿港元、6.63 亿港元和6.18 亿港元,而潍柴动力和泡泡玛特分别净流出5.48 亿港元和4.19 亿港元。

      结构风险尚未完全消退。昨日成交集中度(前5%成交额占全市成交额比例)降至40.59%,考虑到历史偏高经验值为45%,历史底部经验值为35%,40%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不过在牛市环境下,结构风险稍有改善,市场则明显反弹。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集中度尚未降至低位即反弹,对后续资金情绪和上涨逻辑的要求将更为严格。今日成交集中度指标回升至42.56%,若继续上升,则再次来到45%历史偏高经验值。此时,若市场尚未出现逻辑较强的利好,或资金情绪并未进入偏强状态,行情仍可能回落。

      如果行情保持震荡,指数或将形成收敛三角,随后做出抉择。观察9 月以来的震荡状态,万得全A 的顶部分别出现在10 月9 日和10 月29 日,且两者点位基本一致;而底部分别出现在9 月4 日、10 月17 日和11 月5日,且点位持续抬升。这意味着,兑现力量对高点的定价基本不变,而做多力量对低点的预期持续提升,两者终将收敛,届时市场将面临抉择。但目前来看,收敛三角的形态尚未形成,在两股力量交汇之前,或许还有一段方向不明的震荡期。

      而如果行情继续上涨,并强势突破前高,市场或将再次进入FOMO 状态。昨日A 股在低开后反弹,与日、韩股指大跌的状态明显不同,指向市场情绪相对积极。而能否有效突破前高,则是对积极情绪持续性的检验方法。

      例如6 月23-25 日的大涨,万得全A 通过“三连阳”突破震荡区间,随后市场FOMO 情绪升温,形成7 月以后的强势行情。如果本轮行情能强势突破10 月9 日和10 月29 日的高点,意味着市场情绪进入偏强状态,结构性风险可能被暂时忽视。

      港股方面,资金大幅加仓恒生科技相关ETF。11 月5 日,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分别净流入12.00 亿元、9.20 亿元和4.48 亿元,在跨境ETF 净流入幅度中排名第一、第二和第四。今日恒生科技上涨2.74%,同时南向资金保持净流入状态,指向资金情绪相对积极。观察恒生科技指数走势,10 月3 日至11 月5 日已累计下跌13.42%,跌至120 日均线附近。同时,美元指数11 月5 日开始回调,强美元的掣肘有所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看好科技的配置型资金,还是短线博弈的交易型资金,均有动力进场布局反弹。

      债市方面,长端利率连续两日调整,股市表现强劲对债市的压制未减;与此同时,有关公募债市赎回费率新规的消息,又一次扰动市场情绪。盘中10 点后,中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连续调整,10 年、30 年活跃券由日内低点1.79%、2.14%一度攀升至1.80%、2.16%,直至尾盘债市情绪方才略有修复。

      前期表现较强的信用类资产开始承压。分品种观察,月初资金面稳定的背景下,利率债短端依然稳定,1 年、3 年期国债活跃券持稳于1.40%、1.44%,1 年期国股大行存单利率也稳在1.63-1.64%区间;利率债调整主要集中在中长端,7 年及以上期限调整幅度在1-2bp 左右;信用债中,二永债的“波动放大器”特性再度显现, 3-5 年期收益率普遍上行2-4bp,普信债的上涨趋势同样被中断,1 年期收益率率先转至上行,流动性偏弱的中长久期品种仍在观望。

      结合机构行为与债基申赎数据,今日基金是主要的净卖出力量,减持品种多以中长久期国债为主;券商、银行、保险处于买盘力量一方。不过,“剁券”行为可能是基金类机构的提前防御,第三方申赎平台数据显示,今日理财、保险、券商、信托整体维持大额净申购纯债基金状态,净赎回力量主要来自公募FOF 以及银行自营。

      从新规的预期交易内容来看,当前市场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债基赎回费豁免门槛,此前征求意见稿版本为6 个月,其中必跨一个季度考核期/季报披露期,对于机构类资金影响较大,倘若缩短至3 个月及以内,或明显降低对公募负债的影响。二是基金分红规则是否会加码,答案或是有可能,但即使调整,影响可能也有限。2 024年大约有累计规模5000 亿元左右的基金产品,分红率(2024 单位年度分红 / 2024 年度复权收益率)在5%以上,占比仅为7.0%,基金销售对于分红免税的依赖度并不算太强。三是定制基金的存续问题,目前监管暂未对于“定制”产品做出明确定义,同时潜在的整改要求也仅仅处于初步猜想阶段,市场可能不必过早定价。

      对于后续的债市行情,11 月初的调整可能是10 月强势行情后的小插曲,消息面的利空暂不足以扭转利率运行趋势。11 月7 日起市场即将进入10 月宏观数据的密集披露期,出口、通胀、信贷、经济数据将依次落地,债市的定价有望回归基本面。

      国内商品市场终结前两日普跌格局,整体呈现修复性反弹。贵金属板块强势翻红,沪金、沪银分别收涨0.79%和1.99%;工业金属同步回暖,沪铜、沪铝涨幅达1.04%和1.29%。“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情绪亦有所修复,板块内多数品种收涨,焦煤、焦炭、碳酸锂领涨,涨幅分别达2.38%、2.07%和1.95%;而多晶硅与玻璃则延续弱势,小幅收跌,修复节奏相对滞后。

      资金大幅回流,贵金属在连续三日净流出后重新获得资金青睐。据文华财经,商品指数单日大幅净流入64亿元,各板块普遍获得资金净流入态势。有色板块净流入18.6 亿元,其中沪铝强势冲高,获得近14 亿元资金流入,主要是供应趋紧推动。化工和煤炭板块分别净流入13.0 和11.5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贵金属板块在经历了连续三日净流出后,今日出现反转,大幅净流入21.3 亿元,显示在经历连续回调后,市场情绪已有所企稳,部分资金开始重新入场布局。

      美元走弱,支撑贵金属价格企稳回升。美元上行动能显著衰减,此前连续五日上涨的美元指数于昨日转为震荡后,今日回落,盘中跌幅达0.3%,重新跌破100 关键关口,有效缓解了以美元计价黄金的估值压力。昨晚公布的美国10 月ADP 就业数据(+4.2 万)虽小幅超出市场预期(+3.0 万),但确认了就业情况依然偏弱,因此对黄金价格的压制有限。此外,避险逻辑正由“预期钝化”转向“现实重估”,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天数持续刷新历史纪录,市场对内生性风险的担忧升温。

      “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今日普遍反弹,系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与短期超跌修复双重因素共振所致。一方面,今日全球风险偏好显著回暖,当地时间11 月5 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 涨0.65%),A 股风险偏好今日同步修复,资金回流风险资产;另一方面,前两日因江西锂矿复产预期升温所引发的“反内卷”品种急跌,不过该消息尚未证实,短期利空出尽后迎来技术性修复。此外,玻璃表现持续偏弱,主因高库存压制仍未缓解。

      隆众数据显示,截至11 月6 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达6313.6 万重箱,同比增幅扩大至29.05%,供需错配格局未得到改善,终端需求疲软制约其反弹弹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0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