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长期上涨带来的启示:这一轮A股能否长期缓慢上涨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7 15:26:28
评论:0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美股三大指数长期以来不断上涨,屡创新高,A 股在未来能否长期缓慢上涨,迎来长达十几年的上涨行情呢?
分析与判断
解构股指上涨函数与三个关键变量。
我们认为股指的表现与上市公司的市值成正相关,与上市公司数量负相关,而上市公司市值又是由上市公司盈利与估值水平共同决定的。可由以下公式来体现:股指= F(上市公司市值/上市公司数量)=F((上市公司盈利EPS*估值PE) /上市公司数量))。
从该函数分析美股股指不断创新高的原因。
美股长期上涨主要体现在美股股指不断创新高,同样的美股总市值也是不断创新高。美股2010 年-2024 年总市值平均每年增长13%,上市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增加2%。美股总市值与美股指数表现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性,我们认为美股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率较低起到较大的作用。
根据公式:上市公司市值=上市公司盈利EPS*估值PE,我们认为美股总市值稳步扩张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增长、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另一方面是估值水平提升。纳斯达克板指数截至2025 年10 月21日较2009 年底上涨了912%,但是市盈率(TTM)却维持在41 倍附近没有变化,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盈利出现相应幅度的上涨。
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高集中度,强化了盈利贡献的作用。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交易所呈现较强的集中度,截至2025 年11 月4 日纳斯达克市值最大的前8 家科技公司总市值为23.87 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总市值的53%,占美股总市值的26%。由于这8 家企业都是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龙头,盈利能力强。以苹果公司为例,2020 年8 月苹果公司PE(TTM)为37.78 倍,截至2025 年9 月股价涨了103%,但是估值仅提升1%,在于其EPS 增长了96%。高集中度导致纳斯达克整体盈利能力强,虽然指数大幅增长但是估值水平较为稳定。
不过另外两大板块则出现了明显估值提升。道琼斯与标普500 指数从2009 年底至2025 年10 月21 日分别上涨350%与504%,市盈率(TTM)分别增加了98%至30.55 倍与49%至27.46 倍,估值水平大幅提升。可以看出,这两个板块盈利表现相对较弱导致估值提高。
A 股股指在过去十五年表现未能呈现长期缓慢上涨特征的原因。
2010 年-2024 年我国A 股总市值平均每年增长11%,可以看出,我国A 股总市值年均扩张幅度与同时期美国总市值年均增幅的13%相当,这意味着我国股市指数也具备长期缓慢上涨的基础。但为什么我们的股指表现没有呈现长期缓慢上涨特征呢?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率更快,2010 年-2024 年A 股平均每年增长8%,高于同时期美股的2%。
其次,A 股市值扩张过程中存在某个阶段明显加速然后调整的现象,导致A 股总市值与股指创新高时间间隔大于美股。在某个阶段市值提升速率明显加快,然后会经历一段市值下降的时期,这被称为经历一轮牛熊行情。2014 年3 月至2015 年5 月,A 股总市值从23.66 万亿提升至62.75 万亿,一年多时间增加了165%,但是随后总市值整体下降,截至2016 年5 月总市值下降至39.61 万亿。2018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A 股总市值从43.50 万亿提升至91.61 万亿,三年时间增加了111%,但是随后总市值整体下降,截至2024 年1 月总市值下降至69.42 万亿。
虽然A 股与美股总市值年均扩张幅度接近,但是美股总市值创新高间隔年份比较短,短则1 年,长则3-4 年。对比之下,A 股由于存在市值加速上升然后下降的情况,总市值创新高的时间间隔比较长,2015 年5 月总市值高点直到2020 年6 月才突破,2021 年12 月总市值高点则直到2025 年7 月才突破,均花费5 年左右。再考虑到上市公司数量扩张幅度大,指数创新高的时间间隔可能更长。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未来能否长期缓慢上涨?
最近一年A 股总市值提升,但是上市公司数量却几乎未增加。
2024 年8 月至2025 年9 月,A 股总市值从70.07 万亿提升至105.16万亿,一年时间增加了50%。但和前两次不一样的是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度明显下降,前面两轮上市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0%左右,但是近一年上市公司数量仅增加1%。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一轮行情在总市值同样增幅的前提下指数的表现可能会较前两轮更好。
当前A 股总市值加速扩张主要由估值恢复性提升驱动,估值绝对 水平仍不高。Wind 全A 总市值从2024 年9 月至2025 年9 月提升50%,其中估值水平提升44%,截至2025 年9 月底wind 全A 滚动市盈率仅为22 倍左右,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可见市值扩张主要是估值恢复性提升带来的。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供大环境,股指表现有望迎来长期上涨态势。我们认为A 股估值恢复性提升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A 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够保持增长,估值水平就不会快速提升甚至可能下降,市值扩张的持续性也会更强。 由于我们国家GDP 仍然每年保持5%左右的同比增速,这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大环境,这意味着后续总市值的扩张具有可持续。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A 股总市值的扩张有望依靠盈利增长与估值提升双重驱动。而且随着我国退市制度日渐完善,上市公司质量也在提升,股票指数也有望迎来长期缓慢上涨的态势。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
地缘冲突存在不确定性;
国内降息落空或者时间点滞后。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花小伟/张河生 日期:2025-11-07
事件概述
美股三大指数长期以来不断上涨,屡创新高,A 股在未来能否长期缓慢上涨,迎来长达十几年的上涨行情呢?
分析与判断
解构股指上涨函数与三个关键变量。
我们认为股指的表现与上市公司的市值成正相关,与上市公司数量负相关,而上市公司市值又是由上市公司盈利与估值水平共同决定的。可由以下公式来体现:股指= F(上市公司市值/上市公司数量)=F((上市公司盈利EPS*估值PE) /上市公司数量))。
从该函数分析美股股指不断创新高的原因。
美股长期上涨主要体现在美股股指不断创新高,同样的美股总市值也是不断创新高。美股2010 年-2024 年总市值平均每年增长13%,上市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增加2%。美股总市值与美股指数表现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性,我们认为美股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率较低起到较大的作用。
根据公式:上市公司市值=上市公司盈利EPS*估值PE,我们认为美股总市值稳步扩张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增长、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另一方面是估值水平提升。纳斯达克板指数截至2025 年10 月21日较2009 年底上涨了912%,但是市盈率(TTM)却维持在41 倍附近没有变化,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盈利出现相应幅度的上涨。
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高集中度,强化了盈利贡献的作用。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交易所呈现较强的集中度,截至2025 年11 月4 日纳斯达克市值最大的前8 家科技公司总市值为23.87 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总市值的53%,占美股总市值的26%。由于这8 家企业都是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龙头,盈利能力强。以苹果公司为例,2020 年8 月苹果公司PE(TTM)为37.78 倍,截至2025 年9 月股价涨了103%,但是估值仅提升1%,在于其EPS 增长了96%。高集中度导致纳斯达克整体盈利能力强,虽然指数大幅增长但是估值水平较为稳定。
不过另外两大板块则出现了明显估值提升。道琼斯与标普500 指数从2009 年底至2025 年10 月21 日分别上涨350%与504%,市盈率(TTM)分别增加了98%至30.55 倍与49%至27.46 倍,估值水平大幅提升。可以看出,这两个板块盈利表现相对较弱导致估值提高。
A 股股指在过去十五年表现未能呈现长期缓慢上涨特征的原因。
2010 年-2024 年我国A 股总市值平均每年增长11%,可以看出,我国A 股总市值年均扩张幅度与同时期美国总市值年均增幅的13%相当,这意味着我国股市指数也具备长期缓慢上涨的基础。但为什么我们的股指表现没有呈现长期缓慢上涨特征呢?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率更快,2010 年-2024 年A 股平均每年增长8%,高于同时期美股的2%。
其次,A 股市值扩张过程中存在某个阶段明显加速然后调整的现象,导致A 股总市值与股指创新高时间间隔大于美股。在某个阶段市值提升速率明显加快,然后会经历一段市值下降的时期,这被称为经历一轮牛熊行情。2014 年3 月至2015 年5 月,A 股总市值从23.66 万亿提升至62.75 万亿,一年多时间增加了165%,但是随后总市值整体下降,截至2016 年5 月总市值下降至39.61 万亿。2018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A 股总市值从43.50 万亿提升至91.61 万亿,三年时间增加了111%,但是随后总市值整体下降,截至2024 年1 月总市值下降至69.42 万亿。
虽然A 股与美股总市值年均扩张幅度接近,但是美股总市值创新高间隔年份比较短,短则1 年,长则3-4 年。对比之下,A 股由于存在市值加速上升然后下降的情况,总市值创新高的时间间隔比较长,2015 年5 月总市值高点直到2020 年6 月才突破,2021 年12 月总市值高点则直到2025 年7 月才突破,均花费5 年左右。再考虑到上市公司数量扩张幅度大,指数创新高的时间间隔可能更长。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未来能否长期缓慢上涨?
最近一年A 股总市值提升,但是上市公司数量却几乎未增加。
2024 年8 月至2025 年9 月,A 股总市值从70.07 万亿提升至105.16万亿,一年时间增加了50%。但和前两次不一样的是上市公司数量扩张速度明显下降,前面两轮上市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0%左右,但是近一年上市公司数量仅增加1%。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一轮行情在总市值同样增幅的前提下指数的表现可能会较前两轮更好。
当前A 股总市值加速扩张主要由估值恢复性提升驱动,估值绝对 水平仍不高。Wind 全A 总市值从2024 年9 月至2025 年9 月提升50%,其中估值水平提升44%,截至2025 年9 月底wind 全A 滚动市盈率仅为22 倍左右,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可见市值扩张主要是估值恢复性提升带来的。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供大环境,股指表现有望迎来长期上涨态势。我们认为A 股估值恢复性提升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A 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够保持增长,估值水平就不会快速提升甚至可能下降,市值扩张的持续性也会更强。 由于我们国家GDP 仍然每年保持5%左右的同比增速,这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大环境,这意味着后续总市值的扩张具有可持续。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A 股总市值的扩张有望依靠盈利增长与估值提升双重驱动。而且随着我国退市制度日渐完善,上市公司质量也在提升,股票指数也有望迎来长期缓慢上涨的态势。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
地缘冲突存在不确定性;
国内降息落空或者时间点滞后。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花小伟/张河生 日期:2025-11-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